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X
BSE數十位優秀企業家出席山國飲藝十周年慶典
發稿人:王奎松???發布時間:2013-01-30 09:46???瀏覽量:
次
2012年11月17日至18日,山國飲藝茶業于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心十年·新跨越”十周年感恩典禮,典禮現場貴賓云集,高朋滿座,省市各級領導及各大茶葉協會的領導及實踐家教育集團BSE數十位優秀企業家出席了典禮。典禮還邀請了臺灣前“立法委員”邱毅、臺灣茶文化大師范增平、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老師郝萬山、武夷學院校長楊江帆、中國人民大學華商書院首席講師胡明瑜等著名學者,他們紛紛為山國飲藝的上千茶人帶來了精彩演講。
心十年·新跨越
心十年·新跨越
——山國飲藝企業典禮奉獻智慧盛宴,傳遞正道及情義的價值觀
文/蘇韶紅
智慧盛宴,星光無限
有別于一般的企業典禮,山國飲藝十周年感恩典禮以“文化”、“感恩”為主題,沒有邀請明星造勢,而是請來了重量級的學者帶領嘉賓及山國人重溫國學經典,分享商業模式智慧。
山國飲藝一直以獨特的商業模式屹立于福建品牌茶企之林,他們的“海陸空”即外貿出口、全國連鎖及電子商務三者并行的商業模式廣受贊譽,此番十周年感恩典禮,山國飲藝特舉行“贏在未來商業模式分享會”,與BSE數十位優秀企業家分享了山國飲藝成功的商業模式;同時邀請了臺灣前“立法委員”、臺灣政壇名人邱毅帶來《新時代、新沖擊下的動態策略管理》專題講座。邱毅的演講麻辣犀利,言語風趣幽默,他指出,民營企業一直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必須具備很靈活的經營策略,才足以面對跨國企業的壓力。他還說,危機就是危險和機會的分水嶺,遇到危機,首先要懂得利用策略化解危機,一是競爭時不僅要考慮對手,更要考慮對手的關系人;另外,危機時,對手派出的談判代表所持的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不一定一致,可以利用這兩個目標的差異,與代表形成暫時策略同盟。邱毅的精彩分享,讓在場的企業家及茶人們受益良多。
同期舉行的“名家講壇”則邀請到了央視《百家講壇》主講老師郝萬山及中國人民大學華商書院首席講師胡明瑜帶來了《健康的自我管理》及《禪茶人生》專題講座。山國飲藝一直強調茶企不僅要奉獻給消費者一杯健康好茶,同時還要通過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茶道,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讓消費者獲得一種和諧幸福的人生。這次的“名家講壇”體現了山國飲藝“有情有義”的品牌文化,他們用智慧的盛宴回饋VIP客戶及加盟商,讓山國茶人隨著學者的分享,感受到國學經典中的智慧寶藏。
同時,中華茶藝創始人、著名的臺灣茶文化大師范增平還為山國茶人送上了主題為《臺灣茶藝文化》的演講,詳細講述了臺灣茶藝文化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武夷學院楊江帆校長則闡述了他對中國茶業前景的幾個觀點,兩位杰出茶人的分享給現場茶人帶來了諸多啟發。


范增平為山國飲藝獲獎茶王頒獎
堅守正道,情義無限
山國飲藝十年來一直堅守正道、情義的價值觀,林玉輝董事長在典禮上深情講述了山國飲藝的一種文化,即情義文化;兩種精神,即拼搏與追求受人尊敬的精神;三個夢想,即讓員工、企業及消費者都受益的夢想。
山國飲藝的企業愿景是“打造中國最受尊敬茶業品牌”,林玉輝說,做企業,做大不如做強,做強不如做久,做久不如做得有價值,而這種價值就體現在堅持走正道,堅持做一家有情有義的企業。正如山國人都熟悉的話“傻傻走正道”,這種“傻”強調的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不跟風,不浮夸,而是腳踏實地地做好產品,做好服務,讓人人都喝得起一杯健康好茶。林玉輝強調,山國飲藝百年只為做好一杯茶,為了做好這一杯茶,他們去年在安溪收購了大型生態茶園,堅持生態種植,采用國際化規范管理,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保證每一杯的純凈、生態、健康。
“有情有義”是山國飲藝的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他們堅持在一杯茶中傳遞一種情義的價值觀,因為無論社會怎么變,人心里的情義不會變,人對情義的追求不會變。山國飲藝希望傳承古典茶道中“純雅禮和”的理念,通過感動服務,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家的文化,讓消費者在喝到山國茶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一份溫馨的情義。

林玉輝董事長深情演講

邱毅在山國飲藝加盟商研討大會上分享商業模式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老師郝萬山為山國茶人開課
山國飲藝獨特的十周年感恩典禮,沒有歌舞升平的大場面,也沒有華麗的明星造勢,卻通過學者講座,通過山國人精心而誠懇的節目等讓與會者感受了到山國人這個年輕的茶人群體,他們的拼搏精神,他們的深情厚義,他們獨特的企業文化。
正如著名學者于丹在為山國飲藝十周年典禮錄制的視頻中說的:“山國飲藝一直在做自己的努力,這種努力不僅僅是提供好的茶葉,更重要的是茶葉背后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茶葉里面傳遞出來的一種態度,在茶里面建立起來中國人清澈的生活態度,從容的生活節奏。十周年對于山國飲藝又是一個新起點,祝福山國飲藝,在茶里面堅持傳輸出一種價值觀,能夠用茶為人滌心、養情、怡情,能夠讓人有更多的快樂、幸福和健康。”
- 上一篇:那些Money&You教給我的事
- 下一篇:走進華文Money&You387期